【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增碳剂,尤其涉及一种低氮低氢增碳剂的加工工艺,旨在解决现有的增碳剂氮和氢含量高,进而影响制造出的钢质量的问题,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将17%~23%的石油焦、32%~38%的纯化石墨、27%~33%的半石墨、12%~16%的自由碳、0.5%~1.5%的沥青混合均匀,造粒,表面改性,热处理,筛分,分类包装。本发明在满足增碳剂成分和性能的条件下,成本较低;对增碳剂进行脱氮脱氢处理,大大降低了由增碳剂所引入杂质对钢材性能造成的危害,大幅度提升了钢液对碳的吸收率;根据粒度对增碳剂进行分类,既避免了容易飞扬、燃烧而造成很严重的环保问题,又避免了回收率低且不稳定的问题。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碳剂,尤其涉及一种低氮低氢增碳剂的加工工艺。
[0002] 石油焦作为目前常用的增碳剂,虽然成本低,但其比重小,投入钢包后不能穿透, 存在增碳效果不佳的缺陷;此外,当前的增碳剂再引入碳的同时,引入了硫、磷、氮、氢等元 素对钢水的影响较大,硫和磷能够最终靠吹气反应除去,而氮和氢元素一旦进入钢水很难除 去;增碳剂中所含的氮和氢不但会降低钢材的力学性能,也是形成缩孔、白点缺陷和铸坯裂 纹的重要原因,给制备高质量的钢材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氮低氢增碳剂,旨在解决现有的增碳剂氮和氢含量高,从而 影响制造出的钢质量的问题。
[0008] C、表面改性:将步骤B中造成粒的增碳剂在滚筒中旋转3?4小时;增碳剂的表面 改性能增加增碳剂在钢液中的穿透和侵润能力;
[0009] D、热处理:将经过步骤C表面改性的增碳剂在温度在80?120°C且压力 在-0. 05?-0. IMPa的条件下放置1?2小时;有利于去除增碳剂中的氮和氢;降低增碳剂 中氮和氢的含量,采用该步骤处理过的增碳剂加入钢液中,增加了钢的质量。
[0010] E、筛分:将步骤D处理后的增碳剂按需要在振动筛上进行筛分;对增碳剂按照粒 度进行筛分,有利于根据不同的要选择不同粒度的增碳剂,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0012] 进一步,在步骤A中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20 %的石油焦、35 %的纯化石墨、30 %的 半石墨、14%的自由碳、1 %的浙青;成本和性能均比较好。
[0013] 进一步,在步骤A中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23%的石油焦、32%的纯化石墨、31%的 半石墨、13%的自由碳、1 %的浙青;最经济的质量比。
[0014] 进一步,在步骤A中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18%的石油焦、36%的纯化石墨、31 %的 半石墨、14%的自由碳、1 %的浙青;性能最佳的质量比。
[0015] 进一步,所述浙青的粒度在600目以下;有利于增强浙青的粘结效果,且放止颗粒 的过大。
[0016] 进一步,在步骤C中增碳剂在滚筒中旋转3. 5小时;造粒效果最佳。
1. 一种低氮低氢增碳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 按照质量百分比,将17%?23%的石油焦、32%?38%的纯化石墨、27%?33%的 半石墨、12%?16%的自由碳、0.5%?1.5%的浙青混合均匀; B、 造粒:将经过步骤A的混合料进行转盘造粒; C、 表面改性:将步骤B中造成粒的增碳剂在滚筒中旋转3?4小时; D、 热处理:将经过步骤C表面改性的增碳剂在温度在80?120°C且压力 在-0. 05?-0. IMPa的条件下放置1?2小时; E、 筛分:将步骤D处理后的增碳剂按需要在振动筛上进行筛分; F、 对筛分好的增碳剂按照粒度进行分类包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氮低氢增碳剂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A中按照 质量百分比包括20 %的石油焦、35 %的纯化石墨、30 %的半石墨、14%的自由碳、1 %的浙 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氮低氢增碳剂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A中按照 质量百分比包括23 %的石油焦、32 %的纯化石墨、31 %的半石墨、13 %的自由碳、1 %的浙 青。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氮低氢增碳剂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A中按照 质量百分比包括18 %的石油焦、36 %的纯化石墨、31 %的半石墨、14 %的自由碳、1 %的浙 青。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氮低氢增碳剂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浙青的粒度 在600目以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氮低氢增碳剂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C中增碳 剂在滚筒中旋转3. 5小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氮低氢增碳剂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D中增碳 剂在温度l〇〇°C且压力-0. 075MPa的条件下放置1. 5小时。
【发明者】常正钦, 朱国平, 王立旺, 王琪, 姜永清 申请人:浙江锦诚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1.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2. 超硬陶瓷材料制备与表面硬化 3. 规整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1.数字信号处理 2.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3.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 4.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5.逆向工程技术研究
1.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 2.超声波特种加工 3.超声/电火花复合加工 4.超声/激光复合加工 5.复合能量材料表面改性 6.航空航天特种装备研发
1. 先进材料制备 2. 环境及能源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3. 功能涂层的设计及制备 4.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