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宁俊,博士,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微生物岩土工程技术等方面研究。2011年获东南大学学士学位,2016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现担任Biogeotechnics期刊副主编、国际土协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等。已发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曾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75th Géotechnique Anniversary Early Career奖、加拿大岩土工程学会Fredlund奖等国内外学术奖项,入选全球前2%顶级科学家榜单。
蒋宁俊本科就读于东南大学,后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曾于美国夏威夷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在求学旅途中,他以“兴趣”为导向,努力探索学术的未知,开拓人生的疆界。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幼年时,他常去母亲任职的汽车站玩,不知不觉间蒋宁俊就对车辆和交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7年,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他不假思索地选择了东南大学。怀揣着探索未知的好奇,蒋宁俊走进东大,走进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在本科阶段的众多的课程里,对蒋宁俊最着迷的就是有关于岩土性质的课程。相较于混凝土这些人造材料,那些来源于自然土地上独具特色的岩土材料让蒋宁俊叹为观止。带着对未知的渴望,蒋宁俊一步步深入岩土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在SRTP(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中,蒋宁俊对岩土相关的内容开展研究。他广泛地搜集国外的土地学英文专著,系统细致地学习“土”,对岩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正是受这些书籍的影响,蒋宁俊的本科毕业论文选择了对污染土的固化稳定化进行研究,通篇采用英文写作,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
在不断钻研下,蒋宁俊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了茅以升科技奖-工程教育学生奖。在大四即将踏上硕士学习之路的时候,他选择了跨专业———从“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舒适区中走出来,遵从初心进入东南大学的岩土工程研究生专业学习。要知道,岩土工程所研究的对象———土和岩石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那种不确定的未知让他神往,于是,他决定追随兴趣,挑战自我。就这样,蒋宁俊开启了他真正的“岩土之路”。
博士期间,蒋宁俊仍秉持着同样的信念:做自己好奇的项目。在学校的一次讲座中他结识了他后来的博士生导师KenichiSoga教授,很快他便跟随导师出国深造,怀揣着理想投身最前沿的微生物与岩土的交叉研究中。全新的研究领域如同一片尚未开发的荒原,矿藏深埋其中,需要过人的学识与魄力才能将其发现。蒋宁俊干劲满满,带头冲锋,开出新路,从一无所知中寻找无所不知的奥秘。未知的挑战于他而言,是隐藏在迷雾中的圣殿。他渐进地攻克学术难关,不间断地积累自己的学术成果,在荒原中收获自己的矿产。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又前往美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最终,在2021年,他满载热忱而归,回到东大继续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将自己的所知所学奉献给母校和祖国。
蒋宁俊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是基于微生物作用的土体改良加固技术,具体说来,即借助某些微生物的成矿特性,胶结和固化土体颗粒,增强抗压、抗震等力学性能,以应对管涌、地震等工程灾害问题;第二是基于AI和计算机视觉的岩土工程应用,真实的操作中,需要无人机的协助,通过自主研发的AI算法识别道路表面病害情况,及时预警防治。
本科期间,蒋宁俊就已获得过相关奖项。目前,已拥有7项发明专利授权。他当前从事的这些研究都与现实问题息息相关,实验过程也多采用绿色环保技术,积极做出响应国家提倡的绿色发展的策略。蒋宁俊认为,国家提倡的“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意义深远,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一定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国家的真正需求。“专业成果能够为人民所用、能够切实解决大众生活生产中的难题,是极具荣誉感和成就感的事情,这也会使我们开展研究的动力更强、目标更明确。”
关于“微生物矿化改性钙基膨润土”的研究是蒋宁俊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科研进展。我国的膨润土以钙基膨润土为主,作为防渗材料性能不佳。国内关于钙基膨润土改性研究十分盛行,但相关机理与工艺仍未完全明晰。在一次硕士研究生的面试过程中,有位同学提到由于膨润土颗粒非常细小,可以让更多的细菌附着在表面,因此他通过加入少量的膨润土以提高微生物矿化的效果。蒋宁俊立即联想到可以将微生物加入钙基膨润土材料里,将膨润土表面钙离子置换出来形成碳酸钙晶体,同时高效促进钠化剂与膨润土结合,实现其改性。这一刻,他有种醍醐灌顶的痛快。谈及此处时,他的笑容不自觉地浮上面庞,眼中微光闪烁,沉静而满足,我们好像可以想见他当初“顿悟”的喜悦与颤栗。
蒋宁俊认为,我们不仅需要回应现实民生的研究,也应当鼓励自由探索式的科研活动。“比如说做环境修复的有关问题,很多技术背后的原理虽不是全新的,但将这个原理从其他学科迁移、应用过来,其实需要一个自由探索的过程,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他提到有些研究团队的仿生岩土技术是通过摹仿一些生物的下转运动形态,从而改变钻探设备的表面纹理,降低摩擦阻力,减少物质损耗,进而提升工作效率。这种自由探索出来的成果作为一种知识储备而存在,“其实客观来说,整个科学研究发展,可能99%做出来的研究最后都是用不到的,但正是这1%的成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类社会。”
留学的闲暇日子里,在剑桥大学人文传统的潜移默化下,蒋宁俊阅读了许多哲学著作,如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对一些形而上学的意义问题有过独特而深入的思考。先贤的哲学著作帮助他看清了诸多潜在问题,使他免于陷入纠结停摆的歧途。相较于结果的优劣,他更为注重过程的参与。在推进项目时,他将精力投入到对实验细节的考究中,借行动落实理念,以实干代替空想,专注于当下,而非沉湎于虚妄的结果焦虑中。最终项目能获得怎样的结果,他并不予以过分的深究———学界自会给出公正的评判。
在阅读哲学书籍时,他不仅受惠于那些具体的思想理论,更感动于哲学家伟大的人格与品性。在诸多哲人中,蒋宁俊十分欣赏斯宾诺莎———其心、其性、其行彼此贯通,外在与内里同样磊落光明。他认为,斯宾诺莎的品性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主张不谋而合,或许这份赤子之心与老师心中的理想人格亦是相合。
2021年,蒋宁俊选择回国任教。那时的他不愿继续服务于他国,恰又收到母校的任职邀请,蒋宁俊立即下定决心,毅然回国。他的爱国之心虽未宣之于口,但却凭藉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心有所知,行便有所动。
回国后,他不断学习,不断深化对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认识,并担任了系党支部书记。蒋宁俊说:“其实我今天讲的‘跟着兴趣走’‘跟着自己的心走’,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一些相通的地方,已经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凝结在这句话里了。”学习党和国家的一些报告、文件时,他常会感慨“大道至简”。当自己的信念与这些思想纲要中的观念不谋而合时,当心中所想以更为精简的语词落实于白纸黑墨之上,他时常会有灵魂共振的惊喜,尤其当这些观念是自己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的行动准则之时。
蒋宁俊博闻广识,援引例证兼及东西,阐述原理深入浅出,内敛谦逊,亦是坚定赤诚。多年的海外研学经历开拓了他的学术视野,增加了他的知识储备,回到母校后,他继续从事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回应国情与民众的需求,解决社会的现实困境。